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從 4G 到 5G 的跨越給網絡部署帶來了諸多變化。其中,5G 天線和 4G 天線在部署密度上存在顯著的不同。
5G 天線的部署密度遠高于 4G 天線。4G 網絡中,基站天線的覆蓋范圍相對較廣,通常可以覆蓋半徑在 1 - 3 公里左右的區域。而 5G 網絡由于使用了更高的頻段,信號的傳播損耗較大,其單個天線的覆蓋半徑往往在 100 - 300 米左右。這就意味著在相同的地理區域內,5G 天線的數量要比 4G 天線多得多。
這種差異主要基于以下依據。首先是頻段因素。5G 網絡為了實現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更低的延遲,采用了更高的頻段,如毫米波頻段。然而,高頻段信號的物理特性導致其在傳播過程中更容易被障礙物吸收和散射,傳播距離大幅縮短。相比之下,4G 網絡主要使用較低頻段,信號傳播損耗小,覆蓋范圍廣。
其次是容量需求。5G 時代,萬物互聯成為現實,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網絡。為了滿足海量設備同時通信的需求,需要更高的網絡容量。通過增加天線部署密度,可以劃分出更多的小區,實現空間復用,從而大幅提高單位面積內的數據傳輸容量。而 4G 網絡在設計初期主要是為了滿足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手機上網、語音通話等基本需求,對容量的要求相對較低。
再者是信號穿透能力。由于 5G 高頻信號穿透建筑物、植被等障礙物的能力較弱,為了保證室內和復雜環境下的信號覆蓋質量,需要更密集地部署天線。例如,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間,4G 信號可能還能勉強穿透,但 5G 信號就需要在建筑物周邊和內部增加更多的天線來確保信號強度。
綜上所述,5G 天線和 4G 天線在部署密度上的不同是由其頻段、容量需求和信號穿透能力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這種差異也體現了通信技術不斷進步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通信需求的趨勢。